close

  px_fojp3106923803.jpg 

(全部照片均取自開演電影院)

 

 

 

父親在幾年前的六月過世,由於走得有點突然,所以母親覺得馬上就要辦後事,似乎會一下子就要面對失去親人的感覺,所以租了冰櫃,讓父親的大體停放在家一段時間,約一個月後才在自宅舉辦父親的告別式。

 

 

禮儀公司派來協助我們處理父親相關身後事宜的,是一個大我沒幾歲的男性禮儀師,理個很短的小平頭,乍看之下有一點兄弟的味道,但講起話來不急不徐,態度也始終給人莊重尊敬的感覺,給了我們很多衷懇的建議。

 

 

在父親出殯的前一天,出現六月時罕見的強烈颱風,己經搭建一半,在自宅庭院的告別式場地,由於只是輕鋼架所架設,禮儀師怕被颱風吹垮,臨時決定在我家客廳準備一個簡易的會場,以供父親的親朋好友弔唁。而禮儀師更是在前一天晚上就把車停進來,睡在車上陪我們守夜!即使我們再怎麼請他進來屋內,幫他準備房間,他仍堅持推謝。這是我第一次對這個行業的人,產生認同與無比的敬重!

 

 

在日本,他們稱禮儀師為“納棺師”,主要是幫往生者整理最後的服裝儀容,讓逝者的大體,以最完美的面貌、最莊重的姿態,和在世的親朋好友說再見,得以完整的離開人世。而無論納棺師所接手的逝者,原本是怎樣糟榚的狀況,納棺師都必須以最虔敬和莊重嚴肅的心情,讓逝者以華麗的裝扮,走向另一條有別於生者世界的重生道路。

 

picx_fojp3106923801.jpg  

 

 

一個中年失業的大提琴家,回到家鄉思考著人生的下一步該何去何從,卻在陰錯陽差下進入殯葬業,成為納棺師(送行者)的心路歷程。從一開始面對往生者形貌的畏懼,到可以坦然面對;從成為納棺師,被妻子好友所不諒解,到贏得週遭人的尊敬,主角從說服自己到說服別人,用的不是口舌之能的據理力爭長篇大論,而是在工作時,讓人自然感染其專注與專業的態度,讓生者感到辛慰進而產生認同與尊敬。

 

 

主角的父親在他六歲時就遺棄了家庭,從此音訊全無;而主角的母親也早逝,所以唯一可以依靠的人,就只剩妻子而已。而不管是主角失業或決定要搬回鄉下,妻子支持他所做的決定;只是在他剛從事納棺師這行業時,妻子並不能接受,甚至負氣回娘家,直到妻子看過主角在面對工作時的專注認真,和死者家屬在看到死者的形貌經過納棺師的巧手整理後,得以莊嚴肅穆,才讓妻子打破心防,真誠的接受主角從事納棺師這個行業。

 

 

picx_fojp3106923824.jpg

 

 

我想,主角妻子的甜美笑容,始終是主角唯一的動力來源!有了家庭這個力量,才能讓主角有勇氣繼續從事與積善行德,妻子像是太陽般和煦溫暖的笑容,對主角不只是一個意象的表徵,更像是一種鼓舞人心的心靈食糧。

 

picx_fojp3106923815.jpg  

在劇中,有一幕是主角拿出小時候的大提琴,想藉由拉琴來撫平自己煩躁的心情,卻在琴套中發現以前父親和他交換的石文-一顆充滿稜角又碩大無比的石頭!而包覆著那顆石頭的,是幾張“the way farer”的琴譜。我想那時主角父親的心情,就像那個石頭,內心充滿拋家棄子的掙扎與矛盾,卻又想像徒步旅者般的了無罣礙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主角刻意的否定自己內心對父親的思念,只因父親傷了他幼小的心靈,卻在幫父親整理遺體時,發現他最後手裡緊握的石文,是當初彼此交換的信物,才發現父親在死之前,仍是掛念著親生骨肉!

 

 

picx_fojp3106923828.jpg

 

 

納棺師往往都是幫別人打理,讓往生者得以最完美的面貌呈現,告別生的世界,走向另一個旅程。而主角在幫自己三十多年未曾蒙面音訊全無的父親整理儀容後,發現父親的愛其實一直都在,只是沒臉再出現時,在無形之間,他也將自己以往對父親的觀念與怨憤,就像幫往生者整理儀容一般的整理自己過去的想法,在接下來的日子,主角得以全新的心態與面貌,鮮活父親過往的點滴與形象。送走了過去的自己,過去種種,譬如昨日死;今日種種,譬如今日生,在既定生與死之間,以另一種模式詮釋了自己的心境。

 

 

整部片沉浸在悠揚的大提琴音樂中,低沉的琴聲讓人動容,高亢的琴聲讓人充滿希望,全部的配樂都由日本大師級的“久石讓”製作包辦,很容易讓人投入劇情中。這樣的好片,台北只有四家戲院上映,我還真的覺得是一種損失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wrence0051 的頭像
    lawrence0051

    內心戲的獨白

    lawrence00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